內向者求生術: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作者:瑪蒂.蘭妮
原文作者:Marti Olsen Laney
譯者:楊秀君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2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272080
裝訂:平裝

(以上圖文資料出自博客來)


這本書出乎意外的有趣,在我完全找不到任何小說可以看的時候,這本書跳進了我的眼中,於是我拿了起來,順帶做一下封底的測驗
——

來做個簡單的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者嗎?
休息時,喜歡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只將關係較深的人視為朋友。
在外出活動(即便是喜歡的活動)之後,需要休息。
通常是一位傾聽者,但在談論對自己來說重要的話題時,能侃侃而談。
看起來是平靜的、沉默寡言的,並喜歡觀察事物。
在群體中或壓力大的時候感到頭腦變得一片空白。

如果你符合以上大部分敘述,你很可能就是性格內向者。
你知道嗎?這些成功人士都是性格內向者:
美國總統林肯、前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發明家愛迪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籃球巨星麥可喬丹、名導演希區考克、電影明星哈里遜福特、蜜雪兒菲佛……


果真沒讓我失望。

一直以來我始終覺得格格不入,搞不懂自己是怎麼了,我不愛過多的活動,甚至懷疑自己無法與人建立長久的關係,我總是弄不清楚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大家老是黏在一起是在幹嘛?我時常在想,是我不在規則內嗎?我好像隔著玻璃在看這個世界,對於自己如此排斥社交活動,以及討厭陌生人的不經意碰觸,更甚者是我根本厭惡別人太過靠近,這一切讓我偶爾會覺得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

原來只是因為我活在一個外向者與內向者比例為三比一的世界中,而這個世界的規則是由多數人來制定的,呼~我沒毛病。作者從生理學、遺傳學、內分泌系統等來解釋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差異,最根本的區別是這兩者恢復精力的方式不同,就像人有各種膚色一樣,性格不同再自然不過了。

喔喔喔喔~原來我不是孤僻、不合群、難搞、古怪,我只是內向者,噗!而這很正常,別忘了,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內向者呢!聽起來也不少嘛,所以我必須要有獨處的時間,這跟生物需要氧氣一樣的不可或缺,因為那就是我恢復精力的唯一辦法。

而且我討厭過多的社交生活,更是沒有所謂的普通朋友,因為我對多巴胺具有高度的敏感度,讓外向者覺得快樂的過量多巴胺,卻會令我精疲力竭,我終於懂了。

原本就很喜歡自己這樣的個性,當然不免會自省,不過現在透過這本書,我可以更理直氣壯的吶喊,我只是內向而已!!(噗。)



以下節錄一些內容留待自己省思:

P.15
當我的教授與我討論這一結果時,他解釋說內向和外向處於「能量連續體」(energy continuum)相反的兩端。我們落入那連續體的什麼位置,決定了我們獲得自己生活精力的方式。處於連續體偏內向那一端的人,傾向於向內以獲得精力;而處於連續體偏外向那一端的人,傾向於向外以獲得精力。我們在生活重心上的基本差異,會表現在我們日常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教授強調了每一種個性都有它積極的一面,並明確地指出每一種個性都很好
——只是彼此有一些不同而已。

P.23
這個世界上75%的人都是性格外向者。
內向性格會影響你生活中的每個方面。
你沒有任何問題。
性格內向者容易感到精疲力竭和刺激太大。

P.28、29
性格內向者最顯著的特徵是他們精力的來源:他們從自己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並善於保存精力,但也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影響,並產生「刺激太多」的不適感
——這種感覺有點像熱鍋上的螞蟻,或是遲鈍麻木。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交,以免精疲力竭。

性格內向者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需要停止耗費精力,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因為善於儲存精力,對性格內向者只需要提供刺激較少的環境。這是他們天生就具有的功能。
性格外向者就像是太陽能電池板。對他們來說,獨處或是沉思,就像是生活在沉重的烏雲之下。太陽能電池板需要太陽來再次充電
——性格外向者向外四處活動以獲得充沛的精力。像內向一樣,外向也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無法被改變。但你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

P.55
內向(Introversion)
這是一種協調你內在世界健康的能力。它是一種具建設性、創造性的特質。許多對這個世界做出重大貢獻的獨立思想家都具有這種品質特性。性格內向者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他們喜歡與人交往,喜歡某些類型的社交活動。然而,聚會上的閒談可能會耗盡他們的精力,而幾乎不會帶來什麼回報。除此之外,性格內向者喜歡一對一的交談,群體活動會使他們覺得壓力太大和精力不夠。

P90、91
性格外向者對多巴胺較不敏感,然而卻需要大量的多巴胺,那麼他們要怎樣獲得足夠的多巴胺呢?大腦的某些部位會釋放一些多巴胺。但是性格外向者需要多巴胺的夥伴,腎上腺素,它從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中釋放出來,使大腦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者越活躍,就會激發越多的快樂感,使多巴胺增多。當有地方去、有朋友一起玩時,性格外向者會感覺很棒。

另一方面,性格內向者對多巴胺卻是高度的敏感。太多的多巴胺使他們感到刺激太多。性格內向者,在他們較佔優勢的神經傳導路徑上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ilda絮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