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出自Gina老師facebook,柏亨拍攝。)

自去年一月三十日寫下了【劇】舞魅〈卡門〉觀後感——非戰之罪,今年二月二十六當晚又有幸到台中中興堂觀看舞魅最新舞劇
——華麗G大調。一早,感謝蘇美人辛苦全程接送,我從淡水一家熟識的花店買了花,這是今年春天盛行的柔美花系。載到了茹錦、景陽,在車上寫好祝福的卡片,我們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南下了……

在看完表演的當下我已經知道自己要動筆寫些什麼,可是有點棘手,於是我沈澱了兩天,大約到了今日才可以提筆。這其中感想有好有壞,我依然希望可以忠實的紀錄自己的心情與感動。


首先,Gina老師的高度是難以企及的,不管是身段、音樂性、表情與藝術層面的展現。那麼,我來說說這之外我感受到的。

與去年的卡門相比,這次的題材在文案方面是比較令我一頭霧水的,因此也不像在台灣較為通俗的卡門那樣為人熟知,更能夠進入戲劇的領域而被感動。對我來說,這場表演更像是中規中矩的公演,更像是一張可圈可點的舞團成績單。不過有兩個亮點要特別提出來
——

一、我相當樂見鎮瑋老師在音樂旋律上「萬分精準」的詮釋,我一向很喜歡嚴謹自律的表演者,不管是對自己的肢體還是精神層面,鎮瑋老師對待自身這個「樂器」,維持得相當令人激賞(白話來說,他的肢體看起來秀色可餐),因此與音樂共鳴得不費吹灰之力。另外,相較於去年的青澀稚嫩,今年讓我感受到他終於有點享受所處舞台的主宰感與霸氣了。

所以在他與Gina老師共舞時,我不會「只是」看見G老師了。

甚至在個人的獨舞時,他對於舞台的掌控程度有了長足的進度,台風穩健外,氣質上也往那些世界上獨當一面的男肚皮舞老師邁進,不過現在這樣的氣質再多一分就滿有可能進入油膩的世界,我衷心希望鎮瑋老師在還沒定型的這段可塑歲月中,不要加速往「油膩」飛奔。

整體來說,「精準」應該是鎮瑋老師最大的優點與武器,在這樣美好的基礎上,不管添加什麼,基本分都很高。加上他自身的勤練與自律,青春肉體果然還是無敵的,我很期待未來鎮瑋老師的表現。


二、舞魅團員整體的舞蹈功力進步了一大截,特別是今年舞蹈的難度上升了不只一點兩點(大約有八層樓那麼高),在轉圈的穩定性、spot點的統一、身段的整齊,都比起以往進步很多(儘管以往已經很令人讚賞了)。

但是
……

也許舞魅的團員並不夠直觀的體認到Gina老師的魅力與號召性,我只能說,當晚有很多同樣學習肚皮舞的朋友,願意拿一切來跟妳們交換這舞台,特別是台北的同學們,我說我自己,我也非常希望可以參與老師的舞台,但是我知道自身不足。

原本就很強的團員,呈現這樣難度的舞蹈是錦上添花,美不勝收,而另外一些舞台表現較弱的,不能說背後不努力或是不夠用心,而是因為有了比較,在某些動作上顯得有那麼一些力不從心,因為是團體舞啊,有強有弱就會顯得稍稍不整齊,我也只能很遺憾的把焦點放在我喜歡的舞者上,可惜無法好好享受整體的舞台畫面。

有些隊形的變換更讓我數度有了彷彿在看走鋼索表演的緊張揪心感,我不曾想過這會出現在舞魅的舞台中,由此就可以知道觀眾的期待有多大了。


我最喜歡的是一開場Gina老師與鎮瑋老師共舞那支,還有就是最後的雙扇舞。

雙人舞方面多了更頻繁的支撐與抬舉,我可以見到鎮瑋老師的視線追逐著Gina老師,在雙人共舞上多了更多互動與追隨,也因此更有感情及牽引力。

而雙扇舞的視覺效果無疑是十分成功的,
流動在旋律上的色彩,轉換為畫一般的花團錦簇。


至於tribal fusion系列,我一直覺得這類的舞在舞台上很不討喜,執行的難度也超乎想像的大,這種比較像是自娛與內省的舞蹈展現,無法像其他舞蹈編排那樣容易掠取觀眾的專注力。與本次舞台的發想也較不那麼連貫,存在感有些突兀。

還有著那些這些的許多感想,我就留待自己慢慢品味。


最後我要說,看著
Gina老師經過了人生的起伏,她對台灣肚皮舞界的藝術貢獻,依然令我深受感動,每一次都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蹟」,在這樣忙碌與緊湊的生活步調中,加上她身兼多種人生的角色,還能以不如全盛時期的體力,編排創造出一曲一曲的藝術。

讓我深深覺得,不管我是身為學生,還是觀眾,或者是小小的藝評,在下都能非常榮幸的說:「我見證了Gina老師的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ilda絮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