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她的詩
出自
世界情詩名作一百首
關於小野小町的詳細介紹可參見笑如夏花:小野小町


小野小町
(834-880,日本)
短歌二十一首

他出現,是不是
因為我睡著了,
想著他?
早知是夢
就永遠不要醒來。


當慾望
變得極其強烈,
我反穿
睡衣,
暗如夜之殼。


我知道在醒來的世界
我們必得如此,
但多殘酷啊——
即便在夢中
我們也須躲避別人的眼光。


對你無限
思念,來會我吧
夜裡,
至少在夢徑上
沒有人阻擋。


雖然我沿著夢徑
不停地走向你,
但那樣的幽會加起來
還不及清醒世界允許的
匆匆一瞥。


潛水者不會放棄
海草滿佈的海灣:
你將棄此
等候你雙手採擷的
浮浪之軀於不顧嗎?


此愛是真
是夢?
我無從知曉,
真與夢雖在
卻皆非真在。
 

這風
結露草上
一如去年秋天,
唯我袖上淚珠
是新的。
 

秋夜之長
空有其名,
我們只不過
相看一眼,
即已天明。
 

想為
自己採
忘憂草,
卻發現已然
長在他心中。


開花而
不結果的是
礁石上激起
插在海神髮上的
白浪。


見不到你
在這沒有月光的夜,
我醒著渴望你。
我的胸部熱漲著,
我的心在燃燒。
 

自從我心
置我於
你漂浮之舟,
無一日不見浪
濕濡我衣袖。


你留下的禮物
變成了我的敵人︰
沒有它們,
我或可稍忘
片刻。


悲乎,
想到我終將
如一縷
青煙
飄過遠野。


花色
已然褪去,
在長長的春雨裡,
我也將在悠思中
虛度這一生。
 

如果百花
可以在秋野
爭相飄揚其飾帶,
我不也可以公開嬉鬧
無懼責備?
 

岩石旁的松樹
定也有其記憶:
看,千年後
如何樹枝都
俯身向大地


照著山村中
這荒屋,
秋天的月光
在這兒
多少代了?
 

在此岩上
我將度過旅夜,
冷啊,
能否借我
你如苔的僧衣?


此身寂寞
漂浮,
如斷根的蘆草,
倘有河水誘我,
我當前往。



細細的讀來,很直白簡單的辭藻,卻有著我無法抗拒的引力,短短幾行,怎生營造構畫出那樣的無奈愛戀愁思苦悶?

對寫作來說,越是精簡越難,還記得以前國文老師曾說過:「小說、散文、小品文、詩,字數越少就越難。」

也許正如出處所言:「短歌(tanka),為由 5─7─5─7─7,三十一音節構成的一種日本詩歌形式(可惜我們的中譯未能反映出),亦稱和歌(waka)。傳統上用以表達溫柔、渴望、憂鬱等題材,每每是男女戀愛傳達情意之媒介。」

若能以原文欣賞,或許更能領略其中的意境


然而,這譯詩,對我,夠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ilda絮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